
聲光告警器的接線端子在地下管廊環境下 2 個月內霉菌滋生率達 40%,霉菌覆蓋端子觸點,接觸電阻從 0.1Ω 增至 15Ω,供電中斷,需從端子防霉材質與環境控制入手解決:
一、霉菌滋生的常見原因
環境適合霉菌生長:
高濕度(95%)與陰暗環境(無紫外線殺菌)為霉菌(如黑曲霉、青霉)提供理想生長條件,霉菌孢子在端子表面快速繁殖,形成菌絲層;
端子材質為普通 ABS,表面易附著水汽與灰塵,成為霉菌生長的營養源。
無防霉措施:
端子無防霉涂層,無法控制霉菌生長;
管廊內通風不良,霉菌孢子擴散后持續附著在端子表面,無法自然清除。
二、解決方案
端子防霉材質與涂層優化:
選用防霉端子:優先選擇 316L 不銹鋼端子(表面鍍鎳,防霉等級 0 級),金屬材質無營養源,霉菌無法生長;或采用 ABS + 防霉劑材質端子(添加 2% 納米銀防霉劑),霉菌率≥99%,1 年工作無霉菌滋生。
端子表面噴涂防霉涂層(如有機硅防霉涂料,厚度 0.05mm),涂層釋放防霉因子,持續霉菌孢子萌發。
環境與結構優化:
在端子盒內安裝微型除濕器(除濕量 0.5L / 天),將內部濕度控制在≤70%,破壞霉菌生長條件;
端子盒開設通風孔(帶防塵濾網),配合管廊通風系統,加速空氣流通,減少霉菌孢子堆積;
每月用紫外線燈(波長 254nm)對端子區域照射 30 分鐘,殺滅殘留霉菌孢子,避免二次滋生。
定期維護:
每季度拆解端子盒,用含氯消毒劑(濃度 500mg/L)擦拭端子表面,清除殘留霉菌;
檢查端子觸點霉菌覆蓋情況,若覆蓋面積超過 10%,用細砂紙(1000 目)輕輕打磨觸點,恢復接觸性能,同時更換端子盒內的除濕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