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簧管玻璃管破裂會導致內部合金片氧化、觸點短路,引發信號失效,需從破裂原因分析、修復方法與預防措施三方面解決:
破裂原因深度分析:①安裝受力過大:安裝干簧管時過度擠壓玻璃管(如導線焊接時用力拉扯、固定支架夾緊力過大),導致玻璃管應力破裂;②溫度驟變沖擊:液位計工作環境溫度驟變(如從 - 20℃突然升至 80℃),玻璃管因熱脹冷縮不均產生裂紋;③振動沖擊:設備振動劇烈(如靠近大功率電機,振動加速度>10g),玻璃管與周邊部件碰撞破裂;④介質腐蝕滲透:腐蝕性介質(如酸、堿)滲透至玻璃管表面,長期腐蝕導致玻璃強度下降,破裂。
修復與更換方法:①故障定位:通過手動移動浮球,結合控制系統信號反饋,確定破裂干簧管的位置(如某一液位區間無信號);拆卸導桿對應區域的保護外殼,取出破裂的干簧管;②更換規范:選用同型號、同參數的干簧管(如 HAMLIN 5500,玻璃管材質為高硼硅玻璃,耐溫 - 55~125℃);焊接導線時使用恒溫電烙鐵(溫度 280℃,焊接時間≤3 秒),避免高溫損傷玻璃管;安裝時在干簧管與支架之間加裝 “硅膠緩沖墊"(厚度 1mm),減少振動沖擊;③密封性恢復:更換后在導桿內放置干燥劑(硅膠 + 分子篩),防止水汽進入導致新干簧管氧化;重新密封保護外殼,確保 IP65 防護等級。
預防措施:①安裝工藝優化:制定 “干簧管安裝操作規范",明確焊接溫度、夾緊力參數(如支架夾緊力≤5N),避免過度受力;使用專用工裝夾具固定干簧管,減少人工操作誤差;②溫度防護:在溫度驟變環境(如戶外、冷庫),為液位計加裝 “保溫套"(材質玻璃棉,厚度 20mm),減緩溫度變化速率(溫度變化≤5℃/min);選用耐溫范圍更廣的干簧管(如 KOFU HT-250,耐溫 - 65~250℃);③振動隔離:將液位計遠離強振動設備(間距≥3m),若無法遠離,在液位計固定支架處加裝 “彈簧減振器"(振動傳遞率≤20%);④腐蝕防護:在腐蝕性環境中,采用 “密封型干簧管"(如帶金屬外殼的干簧管,外殼材質 316L 不銹鋼),或在導桿內充入惰性氮氣(壓力 0.05MPa),隔絕腐蝕性介質。
定期檢測:每 3 個月用目視檢查干簧管玻璃管是否有裂紋(可借助手電筒照射觀察);每 6 個月用萬用表檢測干簧管通斷電阻(閉合時≤1Ω,開路時≥100MΩ),發現異常及時更換;建立干簧管更換臺賬,記錄更換時間、原因,分析破裂規律,優化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