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濕度結露場景會導致配件受潮生銹、電氣短路,需對傳感器外殼、電氣部件、通風系統做防結露強化,確保符合 GB/T 2423.4 濕熱測試標準:
外殼與密封改造:①防結露外殼:選用 “316L 不銹鋼外殼",表面做 “親水涂層處理"(涂層為納米二氧化硅,表面能≤30mN/m,結露水均勻分布,避免局部積水);外殼厚度≥5mm(增強保溫性,減少內外溫差);②防潮密封結構:密封圈選用 “丁腈橡膠 + 吸水樹脂復合密封圈"(吸水樹脂含量 20%,吸收滲入的微量水分,吸濕率≥15%),密封槽填充 “防潮密封膠(硅酮基,耐溫 - 40~150℃)",密封泄漏率≤1×10??Pa?m3/s。
電氣與內部改造:①防結露電氣部件:應變片選用 “防潮型應變片(基底為聚酰亞胺,表面涂覆環氧樹脂防潮層)",防潮等級 IP67,500 小時濕熱測試后靈敏系數波動≤2%;接線端子采用 “鍍金處理(金層厚度≥5μm)",配合 “防潮接線盒(內置干燥劑,吸濕量≥10g)",避免端子受潮生銹;②內部防潮設計:傳感器內部填充 “蒙脫石干燥劑"(吸濕率≥30%,有效期 6 個月),每 3 個月更換一次;內部電路涂抹 “防潮絕緣漆(丙烯酸酯漆,耐溫 120℃)",絕緣電阻≥1000MΩ?km(500 小時濕熱測試后)。
通風與監測改造:①防潮通風設計:在傳感器外殼底部開設 “透氣孔(直徑 2mm,內置防水透氣膜)",允許內部濕氣排出,阻止外部水分進入;加裝 “微型排風扇(功率 5W,轉速 1500r/min)",每小時通風 1 次,降低內部濕度;②結露監測:加裝 “濕度傳感器(測量范圍 0-100% RH,精度 ±2% RH)",實時監測傳感器內部濕度,超 75% RH 時觸發排風扇啟動;每月用 “露點儀" 檢測外殼內外溫差(控制溫差≤5℃,避免結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