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程限位開關的 “動作行程" 與 “預行程" 是影響觸發精度的關鍵參數,兩者定義不同且需根據設備需求適配,調整時需避免影響開關性能:
參數定義與區別:
動作行程:
定義:從 “觸發頭開始受力" 到 “觸點狀態切換" 的觸發頭移動距離(如擺桿式開關的動作行程是擺桿從初始位置擺動至觸點切換的角度對應的弧長,通常為 3~10mm),直接決定開關的觸發靈敏度 —— 動作行程越小,靈敏度越高(輕微移動即可觸發);動作行程越大,抗干擾能力越強(需較大移動才能觸發)。
核心作用:適配設備的 “限位置精度要求",如機床工作臺的定位精度要求 ±0.1mm,需選擇動作行程≤2mm 的高精度限位開關(如基恩士 EM 系列);而起重機大車行走的限位精度要求 ±50mm,可選擇動作行程 5~8mm 的重載開關。
預行程:
定義:從 “觸發頭接觸觸發物" 到 “開始受力移動" 的空閑距離,也稱為 “空行程"(如滾珠式觸發頭的預行程是滾珠被壓縮前的自由移動距離,通常為 1~3mm),主要用于避免 “觸發物輕微晃動" 導致的誤觸發 —— 預行程越大,觸發頭可吸收的晃動量越多,誤觸發概率越低。
與動作行程的區別:預行程是 “未受力的空閑移動",不改變觸點狀態;動作行程是 “受力后的有效移動",直接導致觸點切換,兩者之和為 “總觸發行程"(如預行程 2mm + 動作行程 5mm = 總觸發行程 7mm)。
選型與調整規范:
動作行程選型依據:
高精度設備(如自動化裝配線的機械臂):選擇動作行程≤3mm 的微行程開關,配合 PLC 的脈沖計數功能,實現 ±0.05mm 的定位精度;
重載設備(如礦山機械的破碎機):選擇動作行程 8~10mm 的重載開關,避免振動導致的輕微移動觸發,同時確保設備有足夠的緩沖距離(如破碎機顎板閉合時,預留 5mm 動作行程避免剛性碰撞)。